刊名:电子科技
曾用名:电子科技杂志
主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ISSN:1007-7820
CN:61-1291/TN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568824
被引频次:33042
数据库收录: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2013);期刊分类:电子信息
郝跃(中)在指导师生做实验
走近202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感谢国家多年的培养,这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得知被评为202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郝跃有些激动。在他心中,这份荣誉分量很重,“现在,国家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要努力发挥更大作用。”
今年63岁的郝跃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微电子学专家,为我国氮化物第三代半导体电子器件步入国际领先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最钟爱的始终是三尺讲台,把立德树人作为毕生追求,长期奋斗在人才培养第一线,倾尽心血为国家培养集成电路领域创新型人才。
倾情教育的“螺丝钉”
1982年,郝跃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毕业,分配表上他只写了一行字:“只要专业对口,到哪儿都可以。”结果被留校,从此扎根西北任教40年。
“那时候我就想,只要能发挥专业特长,无论是戈壁大漠还是深山峻岭,哪里需要就扎根在哪里,做一颗祖国的螺丝钉!”郝跃至今初心未改。
面对集成电路的“锁喉之痛”和我国集成电路领域巨大的人才缺口,郝跃深知,要改变现实不能凭一己之力,必须要打造一支队伍,一个群体,一个集团军。
郝跃牢记育人使命,潜心教学,创立“理论课程—实践能力—创新素质”三位一体微电子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荣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导的微电子教育教学模式获得2015年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他带领团队总结凝练集成电路领域国家战略布局和科研人员攻关突破的生动案例,形成集成电路课程思政素材库,建有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他将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紧密结合,以教改项目为载体,构建了以国家级、省部级精品课程为核心的高水平课程体系和高质量教材系列。
在郝跃的培育和影响下,一批批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融合,很多毕业生成为行业翘楚和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先后指导培育中青年学术骨干入选各类国家人才工程和计划入选者近10人,累计培养博士后24名、博士60余名、硕士80余名。他还兼任国防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为该校培养博士学员11名。
引领雁阵的领头雁
一枝独秀不是春。郝跃深知,要实现我国集成电路事业的全面突破,必须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为行业培养源源不断的人才。
从开始的3个人,发展到拥有50多名教师、近500名学生,科研经费3亿元的庞大团队,郝跃的秘诀就3个字:大、活、狠。他常跟师生们说,做科研要有大胸怀、大眼界、大志气,思维要活跃、管理要严格,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而他“只要信念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口头禅,深深印刻在团队成员心里,激励大家面对重大科研项目迎难而上、奋勇争先。
2019年,郝跃荣获“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200万元奖金他全部捐给学校设立科创基金。2020年,团队实现了40项专利3000万元的高价值转化,根据有关规定,该笔经费的80%,也就是2400万元可用于完成人的现金奖励。考虑到集成电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自筹经费尚有缺口,在郝跃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全部放弃奖励,一致同意投入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中。
多年来,郝跃言传身教,以科研育人为导向,锻造了一支雁阵引领、接续奋斗的教师团队。“芯系国家”团队被评为学校最美教师团队,微电子学院本科生“红色朝阳班”育人品牌推广至全校11所学院和书院。团队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在各行各业表现突出,60余人成长为国内知名科研院所骨干。
40年里,郝跃瞄准国际前沿换道超车,主攻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与材料研究方向,带领团队成员摸爬滚打,换来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从核心设备、材料生长到器件研制的重大创新,使我国氮化物第三代半导体电子器件步入国际领先行列。团队在氮化镓领域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应用于新型相控阵雷达、北斗导航、5G移动通信等国家重大工程。深紫外LED等一批科技成果社会经济效益达45亿元。
郝跃坚信:“只有持续拓展和扩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版图,才能缓解中国‘缺芯少魂'的窘境。”在他的推动下,学校获批建设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入选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已成为人才培养、科研引领、服务产业发展的典型示范。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 网址: http://www.dzkjzz.cn/zonghexinwen/2021/1102/1044.html